大陸兩大經濟學家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和北大國發院教授張維迎,昨(9)日針對產業政策進行世紀大辯論。張維迎認為,產業政策其實就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;林毅夫則表示,他主張既要有市場,也要有政府。
張維迎偏向自由市場,林毅夫堅定主張政府的主導作用。從國企改革到產業政策存廢,二人爭論從未停止。因此張維迎的外號被叫做「張市場」,林毅夫被稱為「林國師」。
這場「關於產業政策思辨會」是由北大國發院舉辦,歷時三小時,有包括地產大亨、萬科董事長王石等重量級企業家到場聆聽。
林毅夫開宗明義指出,目前還看不見不用產業政策而成功追趕已開發國家的開發中國家,也尚未見到不適用產業政策,而能繼續保持領先的已開發國家。他認為,不能因產業政策大部分是失敗的,就不要產業政策了,那樣做的話,實際上是把嬰兒跟嬰兒洗澡水一起倒掉。
林毅夫表示,很多人說他一講政府,就認為市場不重要,不重視市場建設,這是不對的;其實他主張既要有市場,又要有政府。
張維迎則表示,林毅夫對產業政策的定義太寬,好像所有的政府政策都是產業政策,反對它就是無政府主義者,這個太可怕了。
張維迎認為,政府在公共產品上的投資不屬於產業政策,普遍性的政策也不是產業政策,統一的所得稅也不是產業政策;但是如果在某些企業進行稅收優惠以扶植,就是產業政策。專利保護是智慧財產權問題,不屬於產業政策,地區政策也不屬於產業政策。
他批評,林毅夫一方面對市場失靈抹上濃墨重彩,另方面對政府失靈卻輕描淡寫,他覺得林毅夫的理論當中,政府官員就是無所不至、無所不能,毫不利己、專門利人,並沒有說明為什麼政府官員比私人企業家更有能力判斷未來、更有激勵做出好的決策。
張維迎舉例說,80年代後日本的產業政策可以說是一塌糊塗,從第五代電腦的研發到類比技術的推進都是如此。如果沒有本田純一郎對產業政策的抵制,就不會有今天的日本的汽車產業。
他指出,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後,再實行計劃經濟臉上不好意思,就改了一個詞叫產業政策,其實就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。大陸經濟結構持續存在的結構失調、產能過剩,哪一個不是政府的產業政策主導的結果?
張維迎直指,產業政策一是模糊了企業家的眼睛,二是勾引企業家不走正道。林毅夫似乎在反對自由化、市場化和私有化。
林毅夫則反駁,他說的產業政策沒有假定政府是全知全能,有相當大程度都是企業已經要進去了,然後去了解企業有什麼困難,才幫企業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