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丹佛大學被譽為矽谷創新的核心,卻讓人文與科學院院長沙勒(Richard Saller)危機感愈來愈深。沙勒每週的行程,就是坐在會議室裡,一邊用研究古羅馬的歷史學者思惟,一邊談科技創新思考,與工學院的教授討論如何「培育二十一世紀人才」。
圖片來源:黃明堂
他深刻感受到,從過去人文學科回頭張望歷史文化的軌跡,到現在必須接受科技與人文匯流為日常,學校需要設計跨領域實作,才有創新土壤。
在任將滿十年,沙勒認為自己還在做實驗:不放棄傳統的哲學人文思想;大刀闊斧將數位能力融入課程、新增數位人文(digital humanities)等學程,培育人才的基本能力。
在強調科技創新的世界裡,人文思惟如何導入史丹佛大學的課程設計,培養出有觀點的數位人才?
以下為專訪摘要:
我們的挑戰,是教育學生如何從歷史縱深和哲學價值中找問題,同時運用數位科技回答問題。
單純學寫程式,沒辦法讓學生去辨識社會問題,自然沒辦法將技能應用在我們面臨的經濟或社會層次,所以,史丹佛不放掉傳統哲學課程。
過於強調新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,容易忘記對「未知」感到謙虛。現在每個會議都說,學生需要社會科學教育,連工學院教授也認為,沒有人文價值,恐怕創造下一個科學怪人。
怎麼在矽谷平衡科技與人文,史丹佛還在實驗階段。五、六年前,史丹佛重新審查與修訂大學部課綱,當時電腦科學甚至不在史丹佛大學五大主修之內。如今,我們怎麼將科技融合到人文裡?
第一、辨別資訊。在數位時代做研究的方法,不是用酷炫的工具,而是更批判地去辨別網路上的資訊。
第二、強調視覺。在傳統必修課程,例如寫作跟修辭學,減少單向授課比例,要求學生結合視覺與文本。該用創新的思惟看未來的教育,閱讀和分析文本的能力還是重要,只是媒介改變,包括數位閱讀與分析、如何用線上資料庫挖掘故事、如何用視覺呈現文本等能力。
第三、加強數位人文學程。文學實驗室將電腦運算、數位工具應用到人文研究上。舉例來說,我們學院建置線上互動的古羅馬帝國地圖網站,可調整地點、運輸工具、運輸貨物與季節等變項,算出古羅馬時期運輸的經濟成本,包括費用與時間。
「跨」出新創意、新價值
史丹佛為什麼不斷創新?是因為環境讓我們每天不斷想創新、創新和創新。
史丹佛最大的特色是,為學生提供大量研究機會和跨領域的課程,包括獨立的實驗室,提供學生跨領域研究基金,甚至資助學生,去加入跟自己科系無關的實驗室與研究領域。論文審查委員會則是由來自不同科系的教授組成。
跨領域把人文學科帶進來,在成堆以創新為名的產品或服務中,辨別什麼是有價值、好的創新。
工學院有產品設計課程,要求學生結合藝術美感與設計帶來創造力,就像設計思考加上電腦運算思惟,同時找問題,也解決問題。
五年前,我們推電腦科學跟人文學科雙學位計劃,目的就是要培育跨領域數位人才,但課程要求太重;所以另一個方案是,將人文學科作為電腦科學的輔修,負擔減少一半;或者是,設計專為人文學科畢業生提供的電腦科學碩士。
除了課程,因為有資助機制,教授跨領域合作的風氣非常盛行,最成功的就是生物科技中心Bio-X;也有種子基金,鼓勵教師創業。
史丹佛的資源是透過獨立的行政機制分配,不像傳統各學院自己找資源。這個機構鼓勵跨部門、跨學科與跨活動研究。
在史丹佛,醫學院醫生都願意在大學部提案開課,甚至結合人文科學。正因為這種機制,史丹佛更容易鼓勵剛萌芽的創新(baby innovations)。
很多矽谷企業的創辦人談人文和藝術。學生也必修「創意表達」。這裡的想法是,讓學生學習如何呈現自己的想法與邏輯,可以是各種形式,雕塑、繪畫、跳舞或音樂,沒有標準答案。
過去大家談人文,傾向回頭看歷史,但我認為現在應該開始改變,向前看未來。(英文版請見english.cw.com.tw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