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市值佔台股近兩成的台積神話,張忠謀說自己是「有準備的」。他到底是怎麼準備的,才能做到一擊必殺?
圖片來源:邱劍英
● 面對 資訊爆炸的年代,如何做深度的選擇,天下編輯嚴選把關,每日10則,優質 內容免費提供 >>
本次《天下》採訪的外資分析師,以及台積電大客戶主管,都不約而同認為,張忠謀重掌台積電至今的七年間,「沒有一個重要決策是錯的。」
一位前台積電主管更分析,張忠謀的決策風格是「深思熟慮,但一擊必殺。」
這樣的決策力,是怎樣培養出來的?
在《天下》專訪張忠謀的兩個半小時期間的幾個片段,可一窺這位全球科技業最資深董事長,如何孜孜不倦地抓住機會學習?
張忠謀辦公桌後面,掛著一大幅精緻的復古世界地圖,海域部份畫著幾艘帆船,頗有大航海時代的恢弘歷史感。
張忠謀介紹,這圖出自美國百年地圖廠Rand McNally,「我在台北家還有一大本Rand McNally的世界地圖。」
而且,他「每個星期都看。」
張忠謀不是「地圖癖」,定期翻看地圖,是為了更深入了解國際地緣政治的脈絡。
每週翻地圖,了解地緣政治
「你看什麼敘利亞啊、伊拉克啊,都要看地圖才知道它們的關係,」他接著強調,「一定要看地圖,不看你沒有好的sense(常識)。」
採訪前一天,適逢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。張忠謀看了大半場實況轉播。他告訴《天下》,他打算在九月二十九、三十日,連續兩天的台積電內部「溝通會」,談這個話題十足的辯論會。
看大選辯論,上行銷心理學
張忠謀定期與台積高階主管召開「溝通會」,兩百多個高階主管,分成兩天,一天講中文,一天講英文。每次兩小時,前一小時十五分鐘,都由張忠謀演講。
他打算問在場主管,有幾個人真正聽過整場辯論。他預計,可能也許二、三十個舉手。
然後,他會告訴在場所有人,這場大選辯論,真正值得學的,是希拉蕊與川普兩人態度上的區隔。希拉蕊充分準備,川普幾乎全靠臨場反應,但是給人的感覺,希拉蕊像個演員一樣,有點假,川普反而顯得真誠。
「那你要做哪個人呢?」他問。
此時的張忠謀,邊抽著菸斗,邊丟出問題,像個大學教授,他將這場全球矚目的辯論,轉化成一門企管課來討論。
「假如,你要到一個客戶前面去做簡報,你是要充分準備,還是憑你當時的判斷,把你的真心透露出來?其實有時候,把真心透露出來是有好處的,」他說。
以他自己為例,像「溝通會」這種場合,就不需要太精細的排演,但要「真心流露」。但見客戶的時候,「大部份時間,我還是充分準備比較好。」
閱讀 每週10到20小時
張忠謀兩年前曾在一個演講表示,每個人一週都有一六八個小時,他認為,扣除工作、睡眠、休息、運動(一二八小時)。剩餘的四十小時,在家庭生活、社交(二十到三十小時)之外,應該有十到二十小時用在終身學習上。
張忠謀的終身學習,主要就是閱讀。但是,「我最重要的閱讀恐怕不是書,而是報紙、雜誌,還有《紐時》書評(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),」他說。
他每天約花一小時看中文報紙,一小時看《紐約時報》跟《華爾街日報》等英文報紙,在iPad上看電子版。
週末以看雜誌為主,中文雜誌每週花兩到三小時,尤其是《天下雜誌》。英文雜誌以《經濟學人》為主,有時也看《彭博Businessweek》跟《Fortune》,也花兩個小時左右,看得很詳細。
張忠謀的閱讀習慣當中,與其他好學的台灣企業家最大的不同,是他讀的「書」,主要透過英文書評引介而來,因此往往都是最新的書,走在趨勢前沿。他訂閱紙本《紐時》書評,每週寄到他在美國的郵政信箱,台積電在美國的秘書去領了,每兩週寄回台灣一次。
張忠謀每週花一小時看這本著名的書評。每期介紹的二十本書裡頭,他大約會看十本書評,通常屬於非小說類(non-fiction),有時也看小說類。
他最近看的三本書,一本是《The Lords of Strategy》(策略之王)。另外兩本正在看的,都是今年才在美國出版,還沒有中譯本的新書,分別是《Alibaba: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》(阿里巴巴:馬雲打造的虛擬購物中心之家)、《America’s War for the Greater Middle East: A Military History》(美國的大中東之役:一部軍事史)。
另外,他聽了財務長何麗梅的推薦,昨晚又訂了一本《The Founder’s Mentality: How to Overcome the Predictable Crises of Growth》(創辦人心理:如何克服可預期的成長危機),是三個月前才出的新書。
留言列表